奇想花絮:夢想工程師談消費者旅程體驗




與使用者經驗設計相關的研究與課程已在設計領域受到普遍重視,無論規模大小的設計顧問公司,都逐漸要求設計師需具有使用者經驗設計(User Experience)與使用性(Usability)分析的相關能力。但是在實務上,設計師如何能關注到使用者經驗或消費者旅程?在奇想創造幕後直擊中,兩位夢想工程師現身說法,告訴大家如何透過消費者旅程的解析,讓設計兼具美觀與功能性。

啟發想像 體驗使用者旅程

在使用者經驗設計的領域中,需保持開放的廣度,避免專家式的僵化思考模式,不斷鼓勵設計師擴大接觸的領域與視角。消費者旅程不僅止於分析使用者經驗,而是重新檢視消費者與產品、環境與人之間的介面可以被改善的環節有哪些?探尋使用者旅程是設計過程中的一個部分,不過卻也可以看作是設計流程的起點。

透過解析消費者旅程讓設計不再只是依照設計師個人的喜好,或僅表現設計師的個人特色,也絕非眾人投票表決所產出的最佳方案,而是以人為出發點,讓產品或服務成為使用者、消費者最舒適且愉悅的選擇。

找出習以為常中的不尋常

在探尋消費者旅程的過程中,要如何在習以為常中找出不尋常之處呢?

統計顯示台灣人每天進入便利商店超過3次,在一個非常熟悉又習慣的環境場域中,如何還能發現問題,改造創新?這時候正需要設計師隨時開放他們敏銳的觀察力。設計要能做到「全面服務設計」,就需要產生獨一無二的設計師,是融合了「科學家」、「工程師」、「藝術家」的特質之後,仍保有「普通人」的感受力與同理心的夢想工程師。

今日台灣的設計不僅專注於外觀、形體、材質、材料的創新。產業在走向品牌之路上,設計力可以產生更全面性的影響力。

影片人物介紹

留著超酷髮型的是奇想團隊的設計副理余俊「廷」(綽號吉姆),另一位斯文款青年則是我們的最佳設計師余俊「彥」(綽號小毛),他們兩位是奇想內部負責設計服務專案的超強團隊。別懷疑,雖然名字只有一字之差,但絕不是兄弟喔,只不過長期的工作搭擋,讓他們比兄弟還麻吉。除了設計專業的觀察力之外,吉姆與小毛可是能言善道的辦公室活寶;演藝圈有搞笑主持功力一流的「浩角翔起」,我們奇想創造也有稱霸設計界、默契十足的『「廷」「彥」深深』!


本篇發表於 01 第一期電子報 July 2012 並標籤為 , , , 。將永久鏈結加入書籤。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