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想觀點:從「批判性繼承」到「破壞性創新」- 再議「科技文創」




身處設計圈,聽聞同業慷慨陳辭,對所謂「製造導向思維」提出無奈控訴或嚴厲撻伐,似乎是司空見慣的家常便飯。內容不外乎圍繞在跟台灣製造商們打交道的過程中,設計專業如何被蔑視、設計位階如何被貶抑、設計尊嚴如何被踐踏以及設計價值如何被打壓等負面觀感和經驗,不一而足。

無可否認,這些血淚交織的故事的確有其反映產業現況的真實性,也多少值得「同情的理解」。但在一片同仇敵愾或唏噓感嘆之際,總不免惹人尋思:除了繼續在此「結構性限制」的夾縫中削價競爭苟且求生,在情感上相互依偎取暖、傾倒情緒垃圾外,台灣設計的未來是否還能夠有另闢蹊徑、破繭而出的可能?!換句話說,若秉持對設計的一貫初衷和信念,以正向思考取代負面批判,我們能否以更積極的作為、運用更好的工具和方法、整合更完備的資源、蓄積更充分的能量,試圖去改變目前令人詬病的產業生態?!

這樣一份在逆境中尋求突圍的強烈動機和渴望,相信對每個創作熱情飽受大環境消磨卻依然壯志不減的設計工作者來說都心有戚戚焉。回顧奇想過去二十年來堅持「破壞性創新」的創意商品化手法,帶領台灣中小企業成功邁向品牌之路、同時輔導國家級公法人研發單位以「技術找應用、應用找技術」的軌跡,亦見證了一個以設計為主體的文化範型(cultural paradigm)卓然而立的歷程。

讓我們暫時把思緒拉回那個美、蘇各自擁兵自重(軍備競賽)、長期對峙(經濟圍堵)的冷戰結構,當時身處第三世界邊陲位置的台灣中小企業在世界經濟的分工體系中長年從事知名跨國品牌商零組件代工的結果,雖然成功幫助戰後台灣社會在短時間內完成現代化,卻也形成台灣經濟朝向下一波產業升級以及邁向品牌化發展的瓶頸和障礙,至今難有突破。代工思維的桎梏以及伴隨而來的製造導向指導原則的無限上綱,不但使得台灣設計專業一開始的發展牛步,長期習慣在別人給定的規格下做外觀造型優化的結果,專業意識上亦不自覺奴化為「代工的代工」。影響所及,不但使得外界普遍對設計的專業內涵形成狹隘偏頗的認知,更對設計在產業界的專業位階造成極大的矮化和傷害。

當時序進入後冷戰年代,世界經濟的格局亦為之丕變:逐漸從製造業獨大的工業社會轉型為以服務型產業為主的後工業社會。蘇聯和東歐共產政權解體(社會主義經濟的退潮)和「新自由主義市場經濟」的政治正確催化了消費主義(consumerism)的全球擴散,新興而多元的消費需求強化了工業量產「彈性專門化(flexible specialization)」的趨勢,亦間接促使許多設計導向的中小型作坊/公司如雨後春筍般地湧現,但也旋即快速地泡沫化、傾覆在伴隨亞洲金融風暴、美國次貸風暴和近期歐債問題等狂飆資本主義所導致的一波波全球經濟危機之中。肇始於上世紀八十年代末期、橫跨九十年代之台灣設計產業的短暫榮景,自然難以自外於上述歷史洪流中。這個階段,在後現代情境鋪天蓋地和全球化浪潮所向披靡的大勢所趨之下,台灣的設計風潮儘管脫離了單純對實用和機能的訴求,從而開啓了美學風格上的突破,但也往往因為一味競逐造型美學上講求市場區隔的不斷差異化(ever-differentiation),使得設計的哲學深度和社會責任難以彰顯,流於庸俗化。

此期間,奇想一路挺進所堅持的設計路數和相對應的發展策略其實相當耐人尋味。首先,奇想不但沒有把台灣產業在冷戰體制下長期從事全球代工的經驗和積累當成歷史包袱,反而一開始就以「批判性繼承」的心念和姿態,努力去蕪存菁,從中淬煉正面的能量和價值,將眾人眼中的負債轉化成資產。除了屏棄製造業過度刻板僵化的科層管理模式,奇想用來打造殺手級產品所標舉的「破壞式創新」,其中影響設計突破至深且鉅的前瞻技術和創新材料,其實都來自於長期跟台灣產業與公法人研發單位(工研院、紡織所、金屬中心、塑膠中心)深入合作過程中進行跨域資源整合與開發的心血結晶。再者,奇想的設計哲學,始終以使用者經驗為依歸,奠基於對人類幸福感的終極追求。深入體察生命符碼,透過摹仿大自然循環生息和生物擬態的設計手法,將伴隨著時間軸的緩慢遞嬗所能傳達出的細緻體驗注入商品或服務系統之中,希望藉由科技與人文水乳交融所營造出來的極致感動,一舉提昇台灣設計的高度與格局。

從「批判性繼承」到「破壞性創新」,「科技文創」命題的提出可說是台灣「設計文化去殖民(de-colonization of design culture)」的先聲。讓我們揮別冷戰結構下設計規格化的沈鬱呆板,超越後冷戰年代裡設計民主化的譁眾取寵,一起為找尋下一個世代台灣設計的定義而努力。

以下列舉奇想創造(GIXIA Group)在「科技文創」上的嘗試和努力:

布花園 (Fabric Garden)。布花園為全球首見透過3D立體雙曲面織物,於內部填充複合纖維取代土壤,創造植物生長的綠色模組,可應用於建築外牆之綠化,也能成為家庭陽台小型農場。透過柔軟的織物與模組化骨架結構,可配合平面或曲面的建物外觀,都能輕易組裝創造出大面積綠色牆面。模組內含供水系統,直接連結水道模組即產生自動定時灌溉功能。於不同區塊栽種各式植物,使整體植栽圖樣做更具藝術化呈現,開創新一代之綠色建材。
(奇想創造+紡織所,榮獲2011 德國iF產品設計金獎)

          

自發電除氯蓮蓬頭 (CW-2010: Self-powered Chlorine Removal Shower Head)。自發電除氯蓮蓬頭為全球首創運用流體驅動產生電能,透過電解方式除去水中餘氯,以綠色能源改善用水品質之淋浴蓮蓬頭。其電化學反應速度快,不殘留化學藥劑,電解後不產生有害殘留物,沒有更換濾材問題,不造成環境二次汙染。自發電除氯蓮蓬頭以水流發電機所產生的電能,供給提示除氯狀態與顯示溫度的燈光,藉以提示使用者使用狀況,讓使用者可安心淋浴,為市面上唯一兼具健康與環保之淋浴蓮蓬頭。
(奇想創造+工研院:榮獲2011 德國iF產品設計獎)




本篇發表於 03 第三期電子報 September 2012 並標籤為 , , , , , , 。將永久鏈結加入書籤。

發表留言